蘆竹鄉坑子村的貓尾崎、赤塗崎、土地公坑居民﹝以婦女為主﹞,百餘年前於農閒之餘,利用在地住家附近的長枝竹、桂竹或山澗水邊常見的觀音竹,在家中客廳或三合院外埕空間三、五家人聚集,從事傳統手工斗笠的生產。
在民國七十年以前大都以編製斗笠竹製品為業,全盛時期全村約有四、五十戶人家從事手工斗笠生產,日產量達三百餘頂,但如今因林口磚窯場相繼停工歇業及附近茶園種植面積減少﹝採茶人口減少之故﹞,斗笠需求不似昔日殷切,使得村內編製斗笠的人以不多見,目前村內僅存四位五十五歲以上居民尚從事生產,其生產數量已今非昔比,由於從事生產入不敷出,年輕一輩均往外謀生,無人願意承襲,期使推動傳統手工產業的創新再造,把坑子村百年來賴以為生的斗笠產業,經由社區自主推動『社區總體營造』之文化產業發展,塑造『坑子笠之鄉』之形象策略,喚起社區居民對傳統農村技藝之重視與認同。 |